戒律與精進

像珍珠般璀璨 生活中的瑜珈智慧

瑜伽是一種哲學體系,絕非僅是操練瑜伽體式動作而已,事實上,瑜伽就是一種生活之道。瑜伽修練的目的是為了讓你更加清醒覺知,不只對自己的身體,也對你的思想念頭。

瑜伽的教導是非常務實的,一步步、按方法循序漸進,帶你去經驗自身當下的真實狀態,同時為你指出接下來的前進方向。就像一張鉅細靡遺的生命地圖,它讓你清楚看到自己當前所在的位置,同時告訴你如何找到下一個地標。

戒律與精進可以說是一種思想、心念,是瑜伽修練者應該遵守的十項指引、信條、道德守則、戒律、規矩、禁令。

我經常將它們想像成十項「寶物」,因為它們確實是非常稀有的智慧寶石,能指引我們實現圓滿幸福的人生。

前五寶與「戒律」有關,梵文稱為Yamas(夜摩),意思就是「戒律戒行/禁制之戒」,包括:非暴力、真實、不竊取、不過度、不執著。

後五寶則與「精進內修」有關,梵文稱為Niyamas(尼夜摩),意思就是「修持奉行/奉行之德」,包括清淨、知足、自律修行、自我探究、臣服。

這十項瑜伽修心守則並不是要限制我們的生活,而是為了讓我們的生命更加開闊,而且守則之間彼此會相互拉抬成就,方法具體可行,而且相當容易掌握。

● 非暴力(不傷害Nonviolence):

第一寶,它是十項修心守則的基底,是修習其他九種瑜伽心法的根基。修習其他九種守則,會回過頭來增強「非暴力」這條守則的深意,同時更加充實它的內涵。

非暴力,指的是我們與他人相處時該抱持的正確立場和態度,也包括我們跟自己的相處關係,不自我犧牲,也不自我誇大。這項心法守則可以讓我們知道該如何與別人共處、相互分享物品,以及做我們想做的事—重點是不傷害別人、不傷害自己。

● 真實(誠實Truthfulness):

第二寶,跟「非暴力」是相互結合的搭檔。這兩個看似互斥的守則,相互結合之後,會譜出非常有力的舞蹈。

當我們開始能夠說出真話,而且沒有給別人帶來傷害,你就能體會這句話的箇中精要。因為相互成為搭檔,「真實」能夠使「非暴力」不致變成一個懦弱的警察,同時,「非暴力」也能使「真實」不變成殘酷的武器。它們的相互結合,可說就是最深刻的愛的全然展現。

● 不竊取(Nonstealing):

第三寶,它會在我們向外追求滿足時,適時引導我們的意圖與行為動向。很多時候,由於我們對自己不滿意、對人生不滿足,導致我們不斷向外追求,企圖去竊取原本不屬於我們的東西。比如,從地球、從別人那裡盜取不義之物,甚至,我們也會從自己身上竊取東西:原本應有的自我成長機會、竊取自己實現圓滿人生的權利。

● 不過度(Nonexcess):

第四寶,就字面上的意義來說,是「與神同行」。無論你對神擁有何種信仰或信念,「不過度」這個守則意味著:在我們一切行為舉止當中,保有對神性(sacredness)的覺知,並且專注於每一個當下,都讓自己保有聖潔的心態。在這個「神性之地」的界域之內,我們就能安住於節制之狀態,不會感到不滿足。

● 不執著(Nonpossessiveness):

第五寶,也是「持戒」的最後一個心法守則,要我們離開貪婪之心。它提醒我們,對於其他人或財物的執著,只會增加我們身上的包袱,讓生命變得沉重,而且經常會對人生感到失望。如果能夠練習放下,就能邁向自由解脫的喜悅人生,體會生命的清新與開闊。

當我們在生活中開始去實踐這五寶,慢慢就會發現,生活多出了很多時間,也有了更多喘息的空間,生活開始變得輕鬆如意,工作愈來愈順遂,人際關係愈來愈好。我們會更喜歡自己,腳步也愈來愈輕盈;因為我們知道,自己真正需要的並不像原先想像的那樣多。

人生道路的五個寶物 幫助你找回真實的自己

我的辦公桌上有一個我很喜歡的杯子,插滿了各式各樣的筆。這個杯子是好幾年前我的一位兄弟送我的,到現在,我每天看著它,仍是經常會心一笑。因為杯身上寫著:

 

  今日待辦事項:

  1.停止軍備競賽

  2.使用牙線

 

之所以提起這個杯子,一方面是因為它隨時在提醒我,崇高的理想與現實條件兩者同等重要,另一個原因是,它說出了瑜伽法門當中「持戒」(Yamas / 梵文譯音:夜摩) 與「精進」(Niyamas / 梵文譯音:尼夜摩) 這兩階段修練的精髓。這十項瑜伽心法,不僅可以作為人類潛能發展的一種願景,也提供了我們日常生活中面臨各種抉擇時的具體指引。

 

當我們開始實踐後面五項「精進」守則,我們會進入一種微妙的內在境界,一個真正能讓生命徹底得到休息的地方,如同安息日那樣安心寧靜的處所。

● 清淨(Purity):

第六寶,期許我們去淨化我們的身體、心態以及行為。清淨行為舉止,有助於達成我們想要追求的生命品質。此刻我們覺得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?比如,與他人和諧相處、處理手上的工作,與自己安然共處等等,這條守則可以淨化我們在進行這些事情時的心態,讓事情更順利。

● 知足(Contentment):

第七寶,是無法刻意去追求的。我們所做的一切,如果是為了帶給自己滿足感,事實上都會阻礙我們得到滿足和幸福。唯有接納和欣賞當下擁有的一切,才能找到真正的滿足。愈是學會放手、接受事物原本的樣貌,慢慢的,安心滿足感就會悄悄降臨在我們身上。

● 自律修行(Self-discipline):

第八寶,梵文Tapas 字面上的意思是「發熱」、「加熱燃燒」,也可以翻譯成精神淨化或刻苦修行。任何能夠為我們帶來巨大影響、導致改變的東西,都可稱為Tapas。在生命的遊戲當中,改變會造就我們精神的重量,逐步成就我們的廣闊心性。我們一定都有這種經驗,當事事皆順我們的意時,要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並不難,但若遇到挫折不順心呢?這個時候,你如何看待自己?這條守則是一種邀請,它期許我們以堅定的勇氣淬鍊我們的品格心性。它要我們問問自己:「你能否信賴這個具有威力的燃燒?你能否信賴這條改變之道?」

● 自我探究(Self-study):

第九寶,致力認識自己,去了解是什麼東西在驅使我們、塑造我們,因為這些東西就是造就出我們生命樣貌的根本因子。「自我探究」要求我們深入去檢視,我們認為自己是誰、怎樣在訴說關於自己的故事,並且去了解,這些故事是如何創造出我們的現實生命樣貌。最終,這項守則是要我們放掉小我(ego)強加在我們身上、帶給我們諸多限制的那些錯誤自我概念,然後認識自身神性本我的真相。

● 臣服(Surrender):

第十寶,它提醒我們,生命本身比我們更清楚如何擁有更好的人生。抱持臣服、信賴、主動交託的精神,我們就能以一顆開放的心,專注於當下每生活中的瑜伽智慧。臣服不是靠自力逆流而上,而是隨順生命之流,帶著喜悅之心享受生命、廣納人生一切風景。

 

文字來源:生活中的瑜伽智慧:活出真我,體驗喜悅人生的十項法則

作者:黛博拉.艾戴爾/出版社:楓書坊

購買連結: 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844420 

Up

「靜心生活工作室」提倡一種簡潔的生活方式,關照自己的初心。學習時時刻刻向內覺察呼吸及感受,關注身心深層的需求。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,透過覺知與調整,達到動態平衡的理想生活。

瑜珈教學:歡迎加入LINE官方帳號 @478gnfmi 瞭解課程資訊/預約參觀/體驗課程,及相關客戶服務,

Monday to Friday 0900-2100
Saturday Closed
Sunday Closed